安裝流程圖
1.安裝前準備
裝置:
(1)核對型號及數量
(2)檢查包裝和外觀的完好性
(3)確認安裝用附件和配件
施工條件:
(1)仔細閱讀隨機附帶安裝說明
(2)供電電源容量和電壓
室外機基礎:
(1)預留孔洞和預埋件
(2)裝置搬運通道
材料:
規格/技術要求和數量
2.室內機安裝
(1)要點₪▩:保證室內機周圍有足夠的安裝和維修空間│₪◕。
(2)室內機存放要整齊◕☁◕↟,堆放方向按照包裝盒指示(圖1)│₪◕。
(3)安裝要符合室內機包裝盒內所附安裝說明書的要求│₪◕。
(4)水平安裝₪▩:保證水平度在±1°以內◕☁◕↟,以防止排水盤傾斜使 冷凝水流出.
(5)吊裝室內機必須使用帶螺紋的吊杆◕☁◕↟,以便調整室內機位置;吊杆下方採用雙螺母鎖緊│₪◕。(圖2 )
(6)吊裝室內機要使用隨機附帶的安裝紙板來定位吊裝孔◕☁◕↟,保證吊杆豎直◕☁◕↟,以使裝置平穩.
(7)室內機吊裝後要注意防塵↟▩✘✘、防雜物◕☁◕↟,可以用隨機的包裝塑膠袋進行保護│₪◕。
3.冷媒管安裝
(1)銅管的保養
施工中的銅管◕☁◕↟,若不能及時與室內↟▩✘✘、外機連線◕☁◕↟,必須進行封口;
①短時間內可用膠帶封口;
②長時間必須用釺焊法₪▩:(夾緊管口◕☁◕↟,釺焊◕☁◕↟,封入0.2~0.5MPa氮氣)
(2)施工中裸露的管口要用橡膠帽↟▩✘✘、膠帶或封焊的方式及時封閉(圖1);
(3)銅管切割採用割刀◕☁◕↟,切割時緩慢進刀防止銅管變形(圖2);
(4)切割後用刮刀處理管口毛刺◕☁◕↟,處理時注意管口向下◕☁◕↟,防止進入銅屑(圖3);
(5)脹管採用脹管器◕☁◕↟,不能用尖嘴鉗或木棒敲擊脹管(圖4);
(6)採用彎管器或手動彎管操作時注意不要彎癟銅管(圖5);
(7)喇叭口連線時用兩個扳手操作◕☁◕↟,防止銅管變形(圖6);
(8)銅管採用支吊架或托架固定◕☁◕↟,支吊架之間的間距不能過大(圖7);
(9)銅管穿牆或樓板時要預埋銅套管(圖8);
(10)立管固定◕☁◕↟,固定處用圓木枕墊代替保溫材料(圖9);
(11)銅管順直◕☁◕↟,固定規範(圖10);
(12)分歧管安裝保持水平或垂直◕☁◕↟,不得傾斜(圖11);
(13)進行氣密性試驗(圖12);
4.排水管安裝
(1)要點₪▩:主管排水坡度不小於1%;
(2)自然排水時(FDY↟▩✘✘、FXMQ等高靜壓機型)₪▩:若積水盤出口的負壓較大◕☁◕↟,排水管必須設定存水彎◕☁◕↟,並加裝堵頭或閥門◕☁◕↟,以便日後清洗;
(3)採用提升水泵時
各種室內機水泵提升高度見技術資料;
室內機出口300mm 以內做提升;
不需存水彎│₪◕。(4)PVC水平管支撐間隔為0.8~1.0m◕☁◕↟,以防彎曲◕☁◕↟,出現氣袋現象;
(5)水平合流最好從總管上部45 ~90°流入◕☁◕↟,以防止迴流;
(6)滿水試驗
排水管系統完成後◕☁◕↟,在排水管內灌滿水◕☁◕↟,保留24小時,檢查連線處是否有滲漏;
(7)通水試驗
室內機安裝完成後◕☁◕↟,要從室內機注水口向積水盤注水◕☁◕↟,檢查排水是否順暢;
各機型通水試驗具體方法見技術資料│₪◕。
5.保溫工程
(1)要點₪▩:保溫材料的介面不能有間隙;
(2)保溫材料使用閉孔橡塑發泡保溫套管◕☁◕↟,難燃型;
(3)保溫管接頭處用膠粘連◕☁◕↟,然後纏50mm寬膠帶◕☁◕↟,以保證連線牢固;
(4)銅管與室內機保溫完成◕☁◕↟,外罩隨機專用保溫套管◕☁◕↟,用塑膠線捆紮牢固;
6.電氣工程
(1)基本要求
1↟▩✘✘、電源電壓允許波動範圍為額定電壓的±10%
2↟▩✘✘、必須設定專用電源線路
3↟▩✘✘、電源容量必須足夠
4↟▩✘✘、接地系統必須可靠
施工要點
1↟▩✘✘、選用的電源線的安全載流量應大於最大工作電流
2↟▩✘✘、電源線連線中不得采用鉸接方式
3↟▩✘✘、接入電源接線端子時,應採用壓線端子,防止接觸不良
4↟▩✘✘、操作過程中不能損傷絕緣層
5↟▩✘✘、電源線,控制線不得和冷媒管捆紮在一起,必須採用電線保護管,電源線與控制線之間間距應≥50mm
(2)基本要求
電源電壓允許波動範圍為額定電壓的±10%
必須設定專用電源線路
電源容量必須足夠
接地系統必須可靠
(3)施工要點
選用的電源線的安全載流量應大於最大工作電流
電源線連線中不得采用鉸接方式
接入電源接線端子時,應採用壓線端子,防止接觸不良
操作過程中不能損傷絕緣層
電源線,控制線不得和冷媒管捆紮在一起,必須採用電線保護管,電源線與控制線之間間距應≥50mm
(4)電源路線
材料為絕緣銅導線;
規格按照室內↟▩✘✘、外機的最大電流選取;
室內機₪▩:單相三線制 室外機₪▩:三相五線制
室內↟▩✘✘、外機分開接電│₪◕。
7.室外機安裝
室外機分支元件
8.氣密試驗
冷媒管試壓前應注意₪▩:
冷媒配管施工中◕☁◕↟,由於管道及室內機中存在空氣◕☁◕↟,高溼度的空氣由於溫度差容易在配管中產生水分◕☁◕↟,因此建議撿漏試壓時先用真空泵將管道中空氣抽除◕☁◕↟,然後注入4.0MPa氮氣24小時試壓│₪◕。 此舉可以排除混合氣體氣溫變化對壓力數值的影響◕☁◕↟,從而輕易判別壓力變化是由於氣溫變化或洩漏◕☁◕↟,減少多次試壓判斷結果│₪◕。
(1)要點₪▩:保證24小時內氣壓保持在4.0MPa;
(2)目的₪▩:驗證配管系統沒有洩漏;
(3)試驗步驟₪▩:用氮氣對系統液管和氣管同時加壓;
9.真空乾燥
(1)要點₪▩:使用真空度在-755mmHg以下↟▩✘✘、排氣量40L/min以上的真空泵
(2)目的₪▩:除去系統內水分;
(3)室外機不抽真空◕☁◕↟,切勿開啟室外機氣側↟▩✘✘、液側的截止閥;
(4)確認真空泵工作2小時以上能達到-755mmHg以下;如果3小時以上仍達不到-755mmHg以下◕☁◕↟,說明有水分混入或漏氣◕☁◕↟,需要檢查;
10.冷媒追加
①確認配管施工↟▩✘✘、配線施工↟▩✘✘、氣密試驗↟▩✘✘、真空乾燥已完成
②在加註冷媒時◕☁◕↟,為防止液擊必須防止過量追加
③追加操作前◕☁◕↟,必須確認鋼瓶內是否有虹吸裝置◕☁◕↟,保證以液體狀態
④進行追加R410A冷媒
R410A為非共沸混合工質,氣相和液相的成分不同,必須採用液體追加的方式│₪◕。
有虹吸裝置必須採用鋼瓶正立方式
無虹吸裝置必須採用鋼瓶倒立方式
冷媒定量追加模式
①按照液管長度和口徑計算加註量
②真空結束後◕☁◕↟,從液管截止閥維修口加註
定量追加冷媒
①根據液管的長度和管徑計算必要的冷媒追加量
②真空乾燥完成後◕☁◕↟,將鋼瓶連線至液管截止閥維修口(保持所有截止閥關閉)
③開啟加液閥◕☁◕↟,進行充注(注意控制追加量)
當無法將需要的冷媒全部加入時
①開啟氣管截止閥(保持液管截止閥關閉)
②對整個系統供電預熱◕☁◕↟,並設定“冷媒追加運轉”
③當充填完成後◕☁◕↟,按一下BS3按鈕退出“冷媒追加運轉”
④立即開啟液管截止閥(如拖延時間可能導致管道破裂)